邻居的群体性趋同行为与出口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2017-01-20分类号:F752.3;F715.5
【部门】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基于新新经济地理的视角,在镇(乡、街道)一级的尺度上对邻居的群体性趋同行为是否影响企业整体和个体生产率进行了细致地考察。研究发现,企业生存在一个趋同度越高的邻居群体(相对异质性邻居群体),其生产率优势越明显。设定在技术创新、人力资本和社会责任贡献方面的投入小于邻居群体均值时,企业属于"落后者"个体;相反以上维度变量(即投入)大于邻居群体均值的企业属于"领头羊"个体。通过研究"个体—邻居"趋同性程度,发现微观个体企业中存在"领头羊被动"以及"落后者主动"现象,即落后者企业投入与邻居群体水平单位差距的缩小,对减小自身生产率(相对于邻居)差距的贡献指数大于领头羊企业单位投入的扩大对自身的生产率贡献。
【关键词】邻居群体 趋同行为 学习效应 领头羊 生产率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4ZDB11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9AZD015);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GD14CYJ09); 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资助项目(Yq2013018)
【所属期刊栏目】产业经济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