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澜湄合作机制:一个“高阶的”次区域主义

2017-03-20分类号:D822;F125.4

【作者】卢光盛  别梦婕  
【部门】云南大学周边外交研究中心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  
【摘要】"高阶的"次区域主义有其内在逻辑和实践基础,是中国参与区域(次区域)合作的重要尝试。在梳理次区域合作"升级版"建设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从理论探讨和实践分析两个角度对其进行讨论,并对如何推进"高阶的"次区域主义提出了政策建议。澜湄合作机制比区域内原有诸机制有着独特的新意和特点,中国应将其打造成为周边外交和次区域合作的新亮点,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应妥善地与原有多边机制进行协调和对接,统筹次区域内的众多合作机制协同发展;应增强澜湄合作机制的吸引力,力求使澜湄合作机制得到湄公河流域国家的充分接受和认可;要充分发挥地缘优势,以澜湄合作为基础,积极探索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近期可以"中路突破、撬动两翼"为策略,逐步推进次区域合作全面和深入发展,使之成为一个真正的"高阶"次区域合作。
【关键词】澜湄合作机制  次区域主义  “一带一路”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
【基金】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重大项目“东盟共同体建成后东南亚地区一体化问题研究”(批准号CKZD201608);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地项目“澜湄机制建设的方向、路径及云南的参与研究”(批准号JD2016YB04)的支持
【所属期刊栏目】亚太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