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地税征管效率评价比较及其影响因素——兼论国、地税深化合作的有效途径
2017-08-15分类号:F812.42
【部门】新疆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营改增"全面实施后,国、地税征管资源呈现出非均衡分配状况,国家提出国、地税采取合作不合并的征管模式,合作途径的有效选择是当前征管模式下征管效率提升的关键。本文基于拓展的四阶段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利用2008—2014年省际数据,对我国国、地税征管效率及其内部影响因素进行评价比较分析,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外部环境因素对国、地税征管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国、地税征管效率平均都处于无效率区间,地税效率高于国税,但国、地税征管效率增速均处于递增改善状态,地税效率平均增速略快于国税;规模技术因素是推动国、地税征管效率改善的重要因素,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和纯技术进步因素呈现出区域差异化影响;对国、地税征管效率增速影响因素分析发现,税收分权对国、地税产生异化效应,机构征管范围和城镇化对国、地税产生负效应,人员征管范围和经济发展规模则产生了正效应。因此建议以税收征管技术合作为基础,实现国、地税深度合作。
【关键词】国、地税征管效率 国、地税合作 四分法DEA-Malmquist指数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多重目标约束下的我国税制结构优化研究”(项目批号:13YJC790031)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新疆农村贫困问题与精准扶贫对策研究”(项目批号:16XJY012)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