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破产制度的孕育与建立(1750—1935)
2017-05-15分类号:D929
【部门】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摘要】破产,是债务人全部资产无力偿还到期债务的一种经济状况。唐以降,历代王朝律令中对"负债违契不偿"而产生债务违约(破产)问题都有所规范。仔细检视其立法逻辑,实际上是一种保护债务人的不平衡机制。这种不平衡机制主要基于现实生活中债权人与债务人的不平等而设立,与小农社会中日常生活借贷相适应。18世纪中期以后,伴随着商品经济繁荣,商业经营风险也日趋增加,部分商贸领域破产案频繁爆发。商业
【关键词】破产制度 违契不偿 破产案 商贸领域 商业经营 到期债务 小农社会 不平衡 破产法 债权人会议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经济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