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正面争夺与错位发展——20世纪20年代英日两国在华航运网络研究

2017-09-15分类号:F552.9

【作者】王列辉  叶斐  杨蕾  
【部门】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摘要】本文首先回顾了自近代开埠以来至20世纪20年代列强在中国航运业发展的历程,重点分析了20世纪20年代英日两国的航运网络:1.从航线的覆盖范围看,日本与上海以北的港口联系更为紧密,英国则与上海以南的港口更密切,在长江一线,英日两国虽都深入长江上游的重庆,但英国在长江挂靠的港口数量更多,日本集中在长三角发展内河航运,英国则在珠三角的内河航运上具有垄断地位。2.英国是以上海和香港为双中心的航运网络结构,日本则形成了以上海为单中心的航运网络结构。从三大航线看,两国的轮船公司都覆盖了最主要的港口,但在航线的内部结构中存在错位竞争的现象,英国航运网络中排名前十的航线大部分集中在上海以南的南洋航线,日本则集中在上海以北的北洋航线和日本内部航线。3.英日两国在华航运网络的结构和特征与地理因素、制度安排等有较大关系,两国的轮船公司都依托殖民地或势力范围拓展航路,日本通过"命令航线"对轮船公司的航线进行资助和统一安排,英国则通过轮船公司之间的协调进行分工和配合。从甲午战争之后,至20世纪20年代末,经过20多年的发展,英日航运网络之间形成了既正面争夺又错位发展的格局。
【关键词】航运网络  20世纪20年代  英国在华航运网络  日本在华航运网络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网络与中国战略支点布局研究”(批准号:16ZDA01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旧海关内部出版物整理与研究”(批准号:11&ZD09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流动空间重塑下的东亚集装箱港口航运网络研究”(批准号:41371140)阶段性成果之一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经济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