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价值链视角的创新投入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2017-05-15分类号:F124.3
【部门】南京财经大学产业发展研究院
【摘要】创新投入是提高生产率的重要途径,而不同类型的创新投入对一国生产率改善的作用存在差异性。学理上的解释需深入研究创新活动的内部反应机制。从创新价值链视角将创新活动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基于研发资本存量的测算,构建反映创新投入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以经合组织(OECD)23个国家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检验创新投入结构对生产率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来看,试验发展活动对当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功效的发挥存在一定时滞,且基础研究的滞后期更长;从影响程度来看,基础研究的偏效应最大,应用研究偏效应短期内为负值,而试验发展的作用虽然非常迅速,但其对生产率的带动效果相对较弱;就全要素生产率分解来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分别对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偏效应最大,试验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三部分都有显著的正效应。因此,改善我国创新投入结构时应充分重视基础研究的投入和积累,以发挥其在促进生产率中的核心地位和长效作用。
【关键词】创新价值链 创新投入结构 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试验发展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适宜性创新模式选择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创新价值链与空间外溢视角”(批准号:71403115,项目负责人:余泳泽);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现代服务业结构化路径研究”(批准号:13JDB012,项目负责人:余泳泽); 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中国式分权、适宜性创新模式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批准号:2015T80176,项目负责人:余泳泽);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创新价值链外溢视角下苏南苏北差异性创新模式及实施路径研究”(批准号:2016SJB790013,项
【所属期刊栏目】产经评论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