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流通业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机理与因素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2017-06-09分类号:F299.27;F724
【部门】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
【摘要】流通业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与其他产业关联度最高的产业,具有较强的吸纳就业能力,可引导其他产业转型升级,且与居民消费息息相关,与居民的吃穿住行紧密挂钩。城镇化为流通业发展提供更好的空间基础,流通业为城镇化提供保障条件。流通产业规模、流通企业规模、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流通企业经营状况、流通业人均年销售额、流通业人均年末固定资产投资额、城镇人均总收入是影响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因素。而根据江苏省2000—2014年相关数据的研究显示,虽然苏南、苏中、苏北的情况略有差异,但江苏省及13个城市的城镇化与上述因素之间都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不存在虚假回归的问题。政府与企业应继续提高流通业规模,提升流通企业竞争力,充分发挥流通业促进消费的功能,完善流通业内部结构,提高流通业投资规模。
【关键词】流通业 新型城镇化 产业规模 人均总收入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碳排放峰值约束下区域协同减排的调控政策研究”(16BGL140); 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项目“城镇化与区域碳减排协调发展的评价及减排路径研究”(2015537);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城镇化与区域碳减排的协同发展研究”(15EYC003)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流通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