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重心模型的安徽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匹配度分析
2017-06-15分类号:F299.27;X22
【部门】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池州学院资源环境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问题研究中心
【摘要】研究目的:以2005—2014年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综合指数为基础,运用重心模型测算安徽省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匹配度,探讨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为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保护环境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方法:熵值法、重心模型。研究结果:(1)安徽省城镇化发展和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地区差异显著,生态环境质量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呈下滑趋势,"凸""凹"相致,逆向明显;(2)城镇化重心与生态环境重心在东西方向的偏移幅度明显大于南北方向的偏移幅度;(3)城镇化重心、生态环境重心均向西南偏移,但前者的变化过程较后者更为明显;(4)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匹配度演化轨迹均呈M型,但整体匹配性较差,匹配年份仅占22.22%,平均匹配度仅为-0.1605。研究结论:2005—2014年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与生态环境状态整体处于较不匹配状态,提高城镇土地利用绩效,坚持集约、绿色和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未来安徽省城镇化演进中破解环境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土地生态 城镇化 生态环境 匹配度 重心模型 安徽省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174); 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ANSKQ2015D24); 池州学院校级人文重点项目(2015RWZ006);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K2016A0637)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土地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