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空间粒度变化对县域农村居民点景观指数的影响——以江苏省大丰市为例

2017-03-25分类号:C912.82

【作者】崔闪闪  刘庆  王静  
【部门】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摘要】[方法]以江苏省大丰市2013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为基本数据源,利用arcgis10.0将其分别转化为50~500m以内以50m为间隔的10组栅格数据,利用fragastats3.4对9个景观指数进行计算,[目的]分析其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特征及其粒度效应。[结果]研究表明:研究区农村居民点小斑块所占比例较大,面积在1hm2以下的斑块占总斑块数的80%以上,整体分布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农村居民点景观指数具有明显的粒度效应,其中随粒度增大而增加的有平均斑块面积、景观面积和最大斑块指数,随粒度增大而降低的有斑块个数、斑块密度、形状指数、聚集度指数、结合度指数和分离度指数。粒度响应最敏感的指数为斑块个数和斑块密度,具有中等敏感性的指数为平均斑块面积、分离度指数和聚集度指数,结合度指数、最大斑块指数、斑块形状指数和景观总面积对粒度响应的敏感性较低。[结论]综合各个景观指数的变化特点发现,粒度的增大最终将导致研究区居民点景观斑块形状更加规则,最大斑块的优势度上升,景观破碎度降低,景观斑块间连通性降低且分布趋向分散。该研究可为农村居民点规划与生态评价提供依据。
【关键词】土地生态  农村居民点  景观指数  粒度  滨海开发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滨海开发带生态用地演变过程与网格化监管方法研究”(NO.41330750)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