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本位: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的推进导向
2017-05-03分类号:C916;D422.6
【部门】安阳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摘要】由于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体系的过度依赖,我国农村社会工作发展的主体性明显不足。基于对中国国情和村庄特点及实际处境的判断,文章提出村庄本位的农村社会工作推进导向和发展思路,强调农村社会工作导向应从个人、家庭服务转向村庄服务,从问题解决转向关系调适,从经济帮扶转向文化帮扶。村庄本位的农村社会工作可以在村庄社会关系调适、经济资源整合与共同体意识培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进而助力培植农村发展的内源动力,其要义在于更好地推进农村社会工作的主体性发展,并在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和实务模式创新上推进农村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关键词】村庄本位 农村社会工作 推进导向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